什么是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红细胞被破坏、溶解),其中ABO溶血最为常见。通常母亲是O型血,婴儿是A型(或B型)血。怀孕期间胎儿血液少量进入母亲血液循环,刺激母体产生针对A型(或B型)血的抗体,也可以是母亲接触自然界中ABO血型物质(如细菌、寄生虫、植物中就含有血型样物质)产生了此类抗体,抗A型(或B型)血的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即可引起胎儿的溶血,在母亲体内时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大部分由母亲的肝脏代谢,出生后由于新生儿的肝脏不能承担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就出现了以黄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的早期症状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症状是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此外患儿还可以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少吃、不哭等症状。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多于出生后第二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以中度黄疸为主,少数为重度黄疸。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多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3天达高峰,多为重度黄疸。新生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新生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肝脾肿大。黄疸严重者可有拒食、反应差、尖叫、背部肌肉痉挛、身体弯成弓状、惊厥等症状。如何预防避免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多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其中母亲血型多为O型,婴儿多为A型、B型,母婴血型不合者仅有0.75%-4.7%婴儿发病。母亲怀孕后,父母双方均应化验血型,如母亲为O型,父亲为A型或B型,新生儿出生后24~72小时内应密切注意有无贫血、黄疸、尿酱油样,如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如果母亲有过死胎、流产的历史,或生过有严重黄疸的宝宝,在妊娠26周后应到妇产科做血型、G-6PD测定等检查,到有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及时处理新生儿溶血病。病情严重者进行换血治疗及光疗,可使病儿转危为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上一篇
7招预防宝宝夏季腹泻
下一篇
宝宝得肠痉挛有哪些症状
不想让宝宝变“火娃“,冬
- 知识 • 2025-07-07
六种可能会影响生育的食物
- 饮食 • 2025-07-08
关于备产的那些事儿
- 健康 • 2025-07-07
现代准妈妈孕期9件时髦事
- 饮食 • 2025-07-06
育儿推荐
导致孩子肥胖的几大因素
- 1-3岁 • 2025-07-08
治疗肥胖的新方法新趋势
- 3-6岁 • 2025-07-08
远离可怕的“小儿推拿”,婴儿摇晃综合...
- 知识 • 2025-07-07
孕期体育锻炼能改善体重增长吗
- 孕期 • 2025-07-07
流产前的征兆与防治措施
- 孕期 • 2025-07-07
育儿聚焦
男性气血两虚导致不育的中医食疗
- 备孕 • 2025-07-06
预防宝宝先天畸形的法宝
- 孕期 • 2025-07-06
怀孕了 化妆品快放下
- 孕期 • 2025-07-06
洗澡有讲究 做好了会提高宝宝智力
- 知识 • 2025-07-05
肝火旺也会让人睡不着
- 分娩 •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