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的外界环境中有为数众多的致病微生物,但多数人并不得病,这是因为人们有了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在进化过程中与各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做斗争中获得的。若将某些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细菌或病毒经科学的方法处理,使其减毒或灭活,但仍保留其抗原性,做成菌苗或疫苗。人们注射或口服了这些菌苗或疫苗,便可以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从而避免发生疾病。这种方法叫做预防接种,属于主动免疫。
胎儿及新生儿可以通过胎盘及母乳从母体中获得免疫抗体。所以,半岁内的婴儿往往不会患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这属于被动免疫。半岁后,这些免疫抗体的水平逐渐降低,婴儿失去了保护作用,便容易患各种传染病,特别是危害较重的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因此,国家提出要对儿童进行基础免疫,包括注射或口服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等,来达到预防上述6种疾病的目的。各种疫苗的免疫应按一定程序进行。新生儿期,主要是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作好计划免疫是保障儿童生存及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卫生防疫部门、孩子的家长及医务人员三者需要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