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进口的进口食品别迷信》的文章,作者为食品安全权威人士、中国农业大学朱毅教授。此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关于各类进口食品的“背后黑幕”,在食品安全日益严重的今天,国外的进口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性难以考证,而消费者把所有信赖交给进口食品,实在是对自己吃下去的“进口”食品的不负责任。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的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来自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数量逐年上升。以如此凶猛之势增长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妈妈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关于“进口鱼肝油”的是与非。
“鱼肝油”究竟从何而来?
鱼肝油,最初因取自深海鱼类肝脏而得名,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及维生素D,可以帮助宝宝预防佝偻病及夜盲症等。然而,在为孩子补充维生素AD时,父母们常常存在着概念上的混淆,认为鱼肝油即为维生素AD滴剂,只不过是叫法上的不同而已。事实上,随着科学的进步,大部分鱼肝油市场已被化学合成类维生素AD制剂所取代,由于二者功效相同,因此在一部分消费者中,鱼肝油的叫法仍被继续沿用。
不少家长表示“国产食品给人的印象实在太差,所以和婴幼儿有关的东西还是尽量选进口的,至少觉得安全些。”另外,网上的“海淘”、“代购”也成了商家吸引顾客的法宝。不过,这些代购的维生素AD补充剂,虽然商品介绍中有国外的药品批文号,但商家普遍表示由于不在国内的实体店进行销售,因此并没有国内的药品批文号。如此看来,其标示的含量成分安全有效性不得而知,安全隐患令人十分堪忧。
“进口”鱼肝油就一定好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来源的不断丰富,不少家长偏爱进口鱼肝油,自行海淘、代购,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国外的鱼肝油产品。甚至就连商家也力捧进口鱼肝油,他们还表示“进口的比较好卖”,商品一旦被打上“进口”的标签,质量是否达标、含量是否精准、是否符合人体所需,都变得不再重要,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国内儿科医学工作者均表示,0-3岁的宝宝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补充必需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但是鱼肝油(包括进口的鱼肝油)未必适合国内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随着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海洋生物体内聚集重金属汞、铅、镉以及有毒非金属砷等,由于动物肝脏是动物体内起到解毒作用的器官,各种毒素大多要经过肝脏来转化和代谢。因此,肝脏本身富集重金属和毒素的机会便远远大于其他器官,鱼类也不例外。天然鱼肝油的成分比例并不满足该要求,大多数纯天然鱼肝油的维生素A、D含量比均为10:1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规定,在0-7岁的儿童,维生素A与维生素D需要量的最佳比值为3:1。
补充维生素AD应认准国产
对于部分家长盲目追崇国外的维生素AD制品,专家表示,一方面,国内外宝宝的体质有所差别,因此需求有所不同,生活、饮食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国外的维生素AD制剂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一般国外推荐的剂量比国内要低,并不适合我国儿童营养水平的现状。另一方面,代购的产品是否有质量保障很难说,而且是涉及到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如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往往会索赔无门,无法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所以在选择上,专家建议家长选择国产品牌,因为国产品牌的配方含量往往按照我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进行生产,在产品质量上也有相应的保障,妈妈们可以放心地给宝宝进行补充。例如国内知名药企达因药业生产的OTC药品(即非处方药)伊可新,与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在有效成份含量、审批标准、生产工艺、临床效果上都存在着明显区别。OTC药品的产品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执行标准是根据《中国药典》来生产执行的,科学配比,生产流程极为严格,能够保证绝对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