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喜欢机械玩具,喜欢探索机器里面的奥秘。比如一辆会跑的电动汽车,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我们会想知道怎么样能控制它,但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它是怎么跑起来的?它里面有什么东西吗?
这样的想法在孩子的心里出现,孩子马上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他们会想尽自己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来了解这个玩具“里面”的秘密,从窗户里看,拆开电池看,卸掉轮子看……当然,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玩具被大卸八块。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越爱“搞破坏”的孩子,反应能力越强。那是因为他们在“破坏“的过程中,探索世界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对自己认知世界的能力产生了自信。同时,“破坏”是个主动的过程,它不再是老师“跟我读,1+1=2”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完完全全是“我想知道,我想了解”的主动认知。其效果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三岁的飞飞把皮球弄破,也许只是想知道皮球里是不是藏着一只小兔子;
两岁的奇奇把盘子扔到地上,也许只是想知道盘子掉到地上会怎么响;
四岁的禹尧把机器人的胳膊、腿一条条卸下来,也许只是想知道机器人到底是怎么运动的……
以上种种。
这些孩子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破坏”,倒不如说是孩子的一种“探索性”行为。这样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由于他们心智特点的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在做~件事之前预料到自己行为对事物的伤害,只是自己那么想了,就那么做了,他们敢于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行为尝试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对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而言都是必要的,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