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数的事实证明,幼年的兴趣对象很可能预示着孩子将来事业成就的方向,孩子的才能最初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它在适宜的条件下,会给孩子确立未来的理想,而理想又能成为其终身奋斗的目标。爱因斯坦从5岁时对罗盘感兴趣,最后成为物理学界的泰斗;达尔文虽屈从父命去学习医学和神学,却依然热衷于野外标本采集,从小对动植物感兴趣,最终他跨入生物科学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
孩子最初的兴趣主要在那些对他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或者使他在生理、心理上能得到快乐与满足的事物上。比如:轻缓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可口的事物、妈妈的笑脸等,这些能直接使人愉悦的刺激,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的兴趣也更广泛,表现出对玩具的兴趣,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玩具,他们久玩不厌,对于兴趣一般的玩具,他们会热衷一时,而对于一些兴趣性较差,教育性、科学性较强的玩具,他们则会不理睬。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中积极的引导,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条件影响下发展变化的。通过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在省旅游局幼儿园的一次见习中,教师引导孩子做一个《开诊所》的游戏,教师做了大量准备,把诊所分成几个科(内科、外科、眼科等),准备了听诊器,大量的药品等,还给幼儿带上小白帽,穿上白大褂,打扮的真像一个“小医生”,激起了幼儿的强烈兴趣,“小医生”还真懂得不少,能说出几种疾病的名称并开单拿药,自始至终幼儿兴趣盎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关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们的眼前,你只要走进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一幅令人惊异的大自然的秘密图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实质及其因果关系的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重要源泉”。
另外,在游戏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发展幼儿各方面的兴趣。有研究证明,幼儿在6–7岁左右和此年龄以前,如果他们的兴趣表现为对某一事物很专一,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那么这个幼儿智力发展一般是不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一的兴趣会影响他们其它方面智力的发展。要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幼儿对某些事物或某个活动的兴趣,多是直接的、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它是由幼儿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疑问解除,兴趣就消失。所以教师要注意在幼儿游戏中,如果兴趣引发后,要很快与高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与幼儿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这样会增加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进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