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又可称婴幼儿腹泻病,常指非感染性,重者也可引起脱水、酸中毒。
引起婴幼儿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婴幼儿消化道发育不完善,酶的活性低,而婴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道负担较重。
(2)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完善。
(3)体液分布与成人不同,细胞外液较高,调节功能差,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
(4)婴幼儿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差。
(5)常见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病因,如喂养不当、食物过量、食物过敏(如牛奶)、药物副作用、过早喂养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外界气候变化等均可引起腹泻。
婴幼儿消化不良一般有下列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余次;便稀,有少量水,黄色或黄绿色,无明显腥臭味。偶有呕吐、低热,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3—7日。
(2)重症腹泻。每日大便10余次至30~40次,便中水分量多,有腥臭味。患儿有呕吐、低热,若不及时补液可引起脱水、酸中毒。
(3)腹泻脱水。由于腹泻丢失大量肠液(即水分),患儿体内脱水表现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腹部凹陷,重者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脱水可分轻、中、重三度。
(4)酸中毒。由于肠液是碱性液,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盐而引起酸碱失衡,表现酸中毒。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深长甚至昏迷。
(5)电解质丢失。腹泻引起多种电解质丢失而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及低镁血症。
发生本病时应注意寻找病因,排除消化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了解喂养情况、食物和餐具消毒情况以及是否有不洁食物史、疾病接触史,以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