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前曾无数次地浮现出千百年前的一幅画面: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带孩子们去碧波里游泳,到旷野中吹吹风,吟诵着情调相合的文章,踏着欢乐的脚步回家。这样的情景,连孔子听到后也禁不住喟然而叹,悠然神往。
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到底靠谱不?
我以前教过一个班,用老师们的话说:能安安静静、平平稳稳地把一堂课上完,已经是阿弥陀佛了。我曾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曾严厉地批评处罚,毫不通融地通知家长,甚至还动过手,但没什么效果,他们对此根本无动于衷。
后来,我索性放下了抓纪律、提成绩的想法,只是不断地对他们说这样一句话:“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下雨时,我说着这句话和他们手拉手连成一排在操场上疯跑;下雪时,我说着这句话和他们滑冰,堆雪人;风起时,我说着这句话和他们一边在校园里吹风,一边尽情地欢呼,唱歌,吟诵着《大风歌》;晚自习时,我说着这句话和他们写作业,让他们给我讲课,教我做题;周末时,我说着这句话和他们一起买菜,做饭……反正糟糕到底也就是那个情况了,还不如试着找出一条别的路。结果是,一年后,他们在全校大会上得到了点名表彰。所有十个评比项目中,他们有八项优异。受表扬,不只是因为他们的成绩,还因为他们的品行。
现在,那批学生中有不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聊起当年的经历,依然充满了感慨。其中一个学生曾在某天凌晨时给我发过一条短信:“刚才梦回高中时代,回到了我们班,和你一起谈笑风生,吹风淋雨,到校园里唱歌,激动得醒了过来。老师,你现在和学生还是那样吗?会不会为了成绩忘了那时的光景和想法呢?可要坚持下去呀,那才是学生们向往的。”
我没有回复,因为我不敢。一则现在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把学生带出去有个头疼脑热,家长找过来是无法交代的;二则高考升学率比拼越来越厉害,无论家长还是上级,都不会也不敢冒这样的危险,让你把孩子作为“试验品”,但同时也听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了。”
现在的孩子“被”错过了本该拥有的生活,自然也就“被”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就像一叶扁舟在升学考试的汪洋中飘零着。如果他们真的是一台学习机器还好,还可以完全按照家长、学校和社会为他们设定的程序机械地运转。但他们毕竟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各种各样的逃避和抵抗也就是正常的了。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这能起到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呢?反过来想一想,“知难”“恨少”“徒伤悲”不正是在经历体验之后吗?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一下,还需要我们苦口婆心吗?当年孔老夫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恐怕也有这个意思吧。
如果要回答本章开头那些烦恼困惑颇多的家长,我想说:“其实教育并不是多么让人头疼的东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就是带孩子们一起去体验、经历、感受、领悟、品味。所以才有人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孩子们学到的知识都忘却之后留下的。教学只是知识的传授;对心灵和灵魂的滋养培植,才是教育。”
说得再简单点,其实下面这首歌就是对教育一种很好的描述:暖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坠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幻想,遍是黄昏的沙滩上,留下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落日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对于这样美好的生活体验,孩子自然会珍惜;对于一个珍惜生活的孩子而言,还需要担心他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吗?
即便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这对促进他的学习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例如,他可能会为了欣赏更多更美好的风景,而想报考旅游专业;会为了能环游世界而选报外语专业;也可能为了保护这幅美景——说到底是为了保护他美好的回忆而报考环保专业。当他的这种心理动机足够强烈的时候,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这一切,都源自当初那种幸福的生活体验。
本来很多事情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可现在反倒成了不正常的现象,过于直接地追求知识和成绩,反倒忽略了最普通但也最根本的东西,心智的开发以心灵的缺失为代价,这绝不划算。磨刀不误砍柴工,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增加了解,增进感情,本身就是在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必备的基础。单说孩子们因为感动和对父母的好感而学习,总比被逼着学习要好吧。
有位网友看了我的初稿后曾发来这样一段话: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克里希那穆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所谓的教育究竟含有什么意义?难道受教育只是为了通过几项考试,得到一份工作?还是为我们在年轻时奠定基础,以便了解人生的整个过程?获得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是必要的,然而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而已,它是极为广阔而深奥的。如果我们活着只是为了谋生,我们就失去了生命的整个重心。去了解生活本身,比只是准备考试、精通数学、物理或其他科目要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