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一位初中同行谈起过他的一个学生,这孩子从小学习非常努力,如果哪次考试不是满分,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找到问题迎头赶上。他小学时的座右铭就是“一定要考满分”。不仅是学习,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各方面的评比中,他都遥遥领先。如果他发现别人有什么长处,一定要想办法在这个方面超过对方。小学时,他荣获学校书法比赛特等奖,谁知道他在获奖感言中竟然说:“我还要再接再厉,要比书法家的字写得好。”这样的孩子,应该说让许多家长连口水都流出来了吧。但是,他最后的结果却是中考落榜,高考连续两年落榜,最后自费上了一所二本高校,在大学里年年挂科,甚至被学校下了劝退通知。我的这位同行问我:“你知道这个孩子后来出现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吗?”
我知道他的意思,这个孩子应该属于功利型或者好胜型的人,他们的长处在于有非常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喜欢和同学竞争,勇于迎接挑战,因此多数情况下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属于家长和老师们比较喜欢的一种类型。但是,其中也有不少隐患,比如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目光和规划;痛恨失败,缺乏冷静的心理,有的甚至在失败后会一蹶不振;其中有些孩子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想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话。我想:这个孩子恐怕到了初中以后野心太大了,想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没累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学好?
同行不胜感叹:“是啊,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让他们谈谈对‘选择’这个问题的认识,结果他写的是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做选择,在所有可选择的方面都做到最好,被同学们笑称为‘史上最牛的野心家’。”
我的这位同行问我有什么办法,我摇摇头,“没办法,如果他的家长在他小的时候意识到他性格里的缺陷,及早教育引导,也许还有机会平衡他的这种极端性格。他现在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再想做工作,恐怕很难了。”
这个案例是我接触的案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某个小学老师发现他性格上这种潜伏的危机并设法解决,人们是否会觉得这个老师是在引导孩子不上进?也许有人会说,总能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办法吧。理论上当然没问题,但很多理论在具体情况下只能是理论,与现实差着十万八千里。
比如,有时候我会对孩子们说这样一些话,甚至打印出来贴到班里: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别把缺陷和错误当作魔鬼,有时候它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或者它们的身后隐藏着美丽。如果你在许多方面都很强,在必要的情况下,把次要方面放下些,那你在主要奋斗方向上会更强。
不成功不是你的错,不尽力却是你的错,人不可能时时成功次次成功,有时候越想着成功,离成功越远。
你可以考不上大学,但你不能对不起高中这三年;努力的结果可能是考上也可能是考不上,但努力本身不是为了考上。千万别觉得考不好就意味着努力白费了。
别想着你能超过任何一个同学,因为他的优势你未必有;但也别觉得你就注定比哪个同学差,因为你的优势他未必有。
有些家长们听到这些会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尽量变得完美,可是,他们纯粹混淆了成长和完美的概念。事实上,越是成熟的人越否定完美,越能接受缺陷。我曾经专门组织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致的结论是:“成熟是一种平和理性的缺陷美。”
其实,追求完美是小孩子们的一种普遍心理,这从他们喜欢看动画片就可以看出来,动画片里的那些英雄都是无所不能、十全十美的。喜羊羊能战胜灰太狼,这在现实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孩子们相信。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有这种心理是无须担心的,但是如果这种心理过于强烈,那就需要注意了——我不是说孩子们的幻想心理,是强调孩子们过于追求完美的心理。
有一次,我在省城公园里听到一个孩子对妈妈说:“我要把这里所有漂亮的花都拍下来。”我马上联想到了上面那个例子,想看看这位母亲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的。这位母亲笑着摸摸孩子的头,说:“那怎么可能呢?漂亮的花这么多,我们怎么能都拍下来呢?能拍多少拍多少就好了,以后有机会再拍,你可不能做小贪心啊。”孩子有些不甘心,撅着嘴说:“要是能找到一朵把所有的颜色都放在一起的花那该多好啊”母亲刮着孩子的鼻子说:“你怎么还是这么贪心啊,所有的颜色都在一起,那成什么了?”孩子不服气,“为什么不能?”母亲想了想说:“那你觉得所有的好吃的味道也能在一起吗?”“是啊,那肯定是最最好吃的东西了”“那咱们做个实验好吗?”孩子点了点头。于是母亲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摊点上买了五六种饮料,然后把这些饮料都掺到一起,让孩子试着尝了一口,孩子刚喝了一点点马上吐了出来,叫着“好难喝啊。”母亲笑了笑,“你看,做人不能太贪心吧。”
我想:如果上面那个孩子的家长也像这个孩子的家长一样,从小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他们的孩子真的可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佼佼者。可惜的是,他们当初把孩子的这个性格特征当成了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