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敏敏爸爸说:“我和敏敏他妈妈一直在外面做生意,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敏敏小时候一直跟奶奶生活。前年,他上初中了,为了抓他的学习,我把他转到我做生意的这个城市读书,让他住校,周末回家。我们忙着做生意,没时间管他,所以交流的时间还是很少。上学期开家长会,敏敏的班主任告诉我,敏敏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和同学相处时比较冲动,建议敏敏走读,让学校和家长配合起来抓他的学习。为此,我换了房子,搬到学校附近去,并且让他妈妈在家专门照顾他。可是没想到,我们和儿子相处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他的心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刚开始一两个月,我会每天督促他把作业做完,然后让他做一些课外练习;发现他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喜欢打游戏等,我和他妈妈也会直接指出来。刚开始他还没什么叛逆的行为,可后来,他渐渐地有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开始顶嘴,直至无动于衷,出去进来也不和我们打招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他喜欢打球,我们给他买了一个篮球。他喜欢打游戏,我们就准许他每周四打一次游戏。可是,情况并没多大改变。上个星期五,他说要去同学家,我答应了。后来他直到星期三他们老师才把他送回来。我又是大道理小道理跟他说上一通,结果并不理想。现在我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杜亚松(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部主任)
●亲情淡漠是孩子教育的问题
李艳华:亲情淡漠是怎么造成的呢?
杜亚松:孩子亲情淡漠是一个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大多数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关注他们的身体发育,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注很少,甚至不关注。
很多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就远离父母,跟爷爷奶奶在外地生活,或从小就入住寄宿制学校。其实,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实际上,婴幼儿最应该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培养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对孩子来说有一种安全感,有助于其良好的人格发展形成。
在学龄前,如果孩子跟家长分开,孩子就体验不到一种亲情,父母亲也同样如此。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或是再大一些才回到父母身边时,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他已经从一个幼儿变成了少儿,他的独立能力增强,有一定的主见,有自己的做法,这种现象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孩子能力的成长。
由于父母教育方法的不恰当,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很难沟通。对孩子来说,从一种缺乏亲情、缺乏管束的生活空间里,然后换到一个新的环境,就会觉得很难适应,所以,我们不能把亲情淡漠现象归结为孩子的问题。它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反应的是教育的问题,是一种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