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对我讲,他家孩子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不好管,于是他就把孩子吊起来用钢条打。开始效果还不错,于是这种方式就固定下来了。但孩子总会犯错的,犯了打,打了犯,犯了再打……一直打到孩子习以为常了,后来居然一边挨打一边说:“打打就行了,你还真把我打死啊,打死你还得再生一个。”我心里一凉,这个学生完了。
当这个家长问我该怎么办的时候,我只能说:“你打了十年练出来的孩子,他的心已经比螺纹钢还硬,现在想扭转,太难了。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是一需要时间——漫长到不知多久,足以考验任何人耐心的极限;二需要智慧和技巧;三,最重要的是爱心,这也是最难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想让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转变成一个好学生,我不敢说没有人能做到,反正我做不到。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温暖他那颗冰冷的心,别让这颗心进一步扭曲。”
可这个家长居然对我说:“考不上就考不上吧,我现在就指望他别再闯祸,混个毕业证打发出去就行了。”
我说:“你不光是生下他这个人,也生下了他的心,他有心你却不拿他的心当回事,这不是你指望不指望,他惹事不惹事的问题了,他有这样一颗心,会痛苦一辈子的,这就是你为他准备好的路吗?那你把他生下来做什么?”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打骂已经成为一种被淘汰的教育方式,但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家长有一个情况是相同的,他们都没有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教育,我们到底要通过教育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一言以蔽之,就是教育理念的缺乏和错误。
我常常对家长说:“我们是教育孩子,不是培养特种兵,用不着动手。”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会作出一些让孩子们非常反感的事情,比如唠叨数落、训斥、打骂、跟踪、看管、支配、包办、制定“达标”式的奖惩机制,等等。
刚才那个例子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父母的爱和以身作则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美国教育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曾经说过这样几段话,我摘录出来与大家共享:
“让孩子学会自律,也需要时间。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其需要,就不知道他们在自律方面还需要哪些条件。最后,到了危机时刻,孩子的错误导致我们恼怒,我们就会把满腔怨气发泄出来。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哪种教育模式最适合。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
“有的父母为掩饰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败,就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但真相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不会被谎言和欺骗长期蒙蔽,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父母一再出尔反尔,只会让他们渐失信心。即便他们表面不会牢骚不断,或大发雷霆,可父母的教导和许诺,近乎一钱不值。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这就是缺乏正确教育理念的可怕。
派克认为,如果父母能够通过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变得自尊自爱,那么自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要知道,孩子的自律问题可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我曾经与一位家长在讨论中得出这样一个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家庭教育从某方面来说就是父母用正确的爱来建立起孩子对自己正确的爱。
这位家长的孩子小时候生病需要打针,孩子非常害怕打针。这位家长对孩子说:“孩子,其实打针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疼,你越害怕它就越觉得疼。妈妈爱你,所以希望你做个男子汉。你知道男子汉是什么吗?就像动画片里的英雄那样,什么都不怕。你要知道,你现在不舒服是因为有些坏蛋细菌在捣乱,打针就是为了把这些坏蛋消灭掉,让你健健康康,难道你不希望早点把这些坏蛋消灭掉吗?”
看到孩子仍然拒绝打针,她请护士找来一个针头,对孩子说:“你试着在妈妈手背上扎一下,看看妈妈会怎么样。”孩子小心翼翼地扎了一下,赶紧问母亲疼不疼。她笑着说:“有一点,可我知道这是为了消灭坏蛋,所以很高兴,一笑就不觉得疼了。”她很清楚,孩子根本不知道打针会扎多深,以为也就是这么个程度了。
果然,孩子挺起胸膛说:“妈妈不怕我也不怕,我是勇敢的男子汉。”
每次家访或者家长会的时候,家长向我询问孩子的情况,往往是三句话:“他学习怎么样?考得怎么样?没惹事吧?”根据我的调查,孩子们回家以后,家长问的也是这么几句。住校生的家长会多问几个问题,“钱够不够用?没生病吧?想吃点什么?”所以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明确地对家长们说:“我希望大家能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过得快乐吗?充实吗?他们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他们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人际关系怎么样?他们接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对什么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同老师谈话的时候提到自己的父母了吗?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有什么看法?”真的,我希望家长同老师交流的时候问问这些问题,因为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力充分的人,而不是为了制造一个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虽然我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但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