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儿子今年上高一,三月份入学后因为不适应,和班主任产生过矛盾。带他去神经精神科检查后,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班主任建议我们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就读,但是医生说如果服用合适的药物一个月就会好转,孩子可以继续在现在的学校上学。由于和班主任老师的看法有差异,所以就变得难以沟通。不过,高一年级组长同意让孩子再上一学期试试看。两个月后,孩子的状况改善了很多,但惟独在班主任面前还会有多动症症状。班主任向校长反映后,建议让孩子休学一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位妈妈对班主任有些不满,认为他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但是,班主任要管理整个班级,需要全局观念,不可能只顾及一个学生的感受。
老师教育学生,如果有学生和他顶嘴,老师会觉得很没有面子,就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父母应该理解老师,不能片面地认为是老师的错。勇敢地接受孩子确实存在问题的现实,消除内心对老师的不满。
父母应该弄清楚引发孩子多动症的根本原因,首先确认是否有遗传因素,若没有那就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愤怒到情绪失控的时候。
父母糟糕的心情和消极的心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也会在青春期暴露出来。
哪怕躲入深山老林都无法回避因缘果报。种下的恶因在孩子青春期时结出了恶果,父母常常会把孩子的朋友、老师等当作挡箭牌,推脱自己的责任。如果结婚后问题才得以暴露,父母则会埋怨孩子的另一半,或者孩子的祖父母家。虽然父母都会这样想,但问题的本质却不是这样。
看到孩子的现状,就应该反思自己在照顾孩子时,是否对丈夫有过不满情绪。如果是这样,那就应该首先对自己当初的行为进行反省忏悔,并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自己当初的行为不仅让孩子受苦,还拖累了孩子的老师,妈妈应该真心实意地向老师道歉,这样老师无论如何都会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但这位妈妈忽视了班主任的感受,自然也引起了班主任的反感。
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自然会对对方的言行感到不舒服。但若能换位思考,便可以理解对方的感受。妈妈在孩子开学的前一个星期,认真地反省并深刻地忏悔,然后去向班主任赔礼道歉,恳求让自己的孩子继续上学。如果班主任仍然不同意,那就接受事实,千万不可再埋怨班主任。
如果班主任把休学时间缩短为六个月,妈妈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利用这段时间,不仅自己可以虔诚地祈祷,孩子也可以接受治疗。如果孩子能够彻底恢复,反而更应该向班主任表示感谢。
不要老是让自己被孩子休学的事情所困扰,不管结果怎样,都应该把它当成一次机会。
从现在开始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地祈祷,即使休学一年也没有关系,利用孩子休学的机会,心平气和地解开所有的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