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孩子之后,就该开始“听”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父母分开生活的时间就变多了。在幼儿园、小学之类的地方,快乐也好悲伤也罢,会发生好多好多的事情,因为父母不在孩子身旁,不可能像小时候一样随时随地都能支持他们了。
所以“听”孩子说就变得很重要了。罔花的妈妈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问东问西的,想听听她在学校的事情。
你也曾有过向别人说出心里的烦恼心情就变得舒畅的时候吧。即使那样做并不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只是向对方倾诉,也能够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感到自己被对方接受,心里就会得到安慰,然后就会觉得自己的事“没问题”了。
是的,“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肯定,对孩子的爱。因为孩子放学后都是怀揣着一肚子的体验和想法回到父母身边的,所以要通过“听”疏解孩子的情绪,支持孩子克服各种困难。
也许你会想“这个我已经做了呀”。不过真的是那样吗?
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那是像包裹全身的透明薄膜一样的东西,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自动地将它们转化成自己容易接受的形式。也就是说,对方“说的”是一回事,而我们“听的”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了从各种刺激中保护自己,我们需要过滤器。但是为了支持孩子而“听”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成了障碍。那是因为孩子想传达的事没有通过,而转变成了我们父母想听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被接受。闩花不想和妈妈说话,也是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在问妈妈自己想知道的事罢了。
不是听“父母想知道的事”,而是要听“孩子想传达的事”,这才是为了支持孩子而倾听所应有的基本姿态。首先,要等孩子自己开口。父母在等待期间应把过滤器调整为休眠模式,做好准备,无论什么话题都全盘接受下来。然后为了了解孩子要“观察”他。把等待的时间当成架起心灵沟通桥梁的时间。如果有想说的事情,孩子自己就会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