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已经两岁的孩子,忸怩了一阵子后,拿起小勺,喝了一口香喷喷的大米粥,父母在一旁"加油"了:"真乘,宝宝真好,再喝一口."只见小宝宝眯起眼睛笑了,在父母热情鼓励下,他一鼓作气,自己把大米粥喝完了.生活中还有样的事:三岁的孩子还不愿自己喝粥,一再吵着要妈妈喂.妈妈烦了,瞪了他一眼,没有效果,气得伸手打了孩子一下.因此嚎啕大哭,甚至在地上打起滚来,弄得妈妈哭笑不得,只好哄着孩子,喂他吃饭.对同一件事情,两种态度,两种结果,原因何在?前者善于鼓励、引导,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两岁左右的幼儿喜欢受到赞扬的心理因素;后者"硬软兼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结果无助于孩子的进步.因而,对于一至三岁的孩子学会鼓励他们的正确行为和种种进步,实在是父母应该掌握的一种育儿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岁前,每当行为有所进步,智力有所成就,便能适当地得到父母鼓励,长到十岁后,他的智力发展状况,将比三岁前未受过鼓励的孩子要好.同时,学习动机、兴趣及向上心也会发展得比较理想.鼓励,既要有评价又要诱导,以便使孩子的想法及行为得到成人的肯定,使孩子产生"醒悟",好像正在孵育的小鸡获得"洞明",结果往往会成为驱动孩子克服困难的可贵的动因.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适当的赞扬,同时又能提新的任务;对孩子的每一个过失,如帮妈妈拿玻璃杯,一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帮妈妈剥毛豆,却把豆子扔进了垃圾箱,等等,也应鼓励其积极因素,财时用示范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过失";对孩子由于侵犯别人、撒娇、不听话等产生的过失,也不采取高压的方法,而要注意启发他向好宝宝学习,给他具体指出改正的方法,鼓励孩子改正缺点,这样,往往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上一篇
幼儿时期思维的发展
下一篇
幼儿同伴关系类型及发展特点
冬季孩子近视度数会加深?
- 知识 • 2025-10-15
准妈妈孕吐是胎儿的自卫反
- 饮食 • 2025-10-16
孕妇须知青菜吃太多会有害
- 健康 • 2025-10-15
不想让宝宝变“火娃“,冬
- 知识 • 2025-10-14
育儿推荐
孩子睡眠四误区 爸妈晓得吗
- 0-1岁 • 2025-10-16
治疗肥胖的新方法新趋势
- 3-6岁 • 2025-10-16
远离可怕的“小儿推拿”,婴儿摇晃综合...
- 知识 • 2025-10-15
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教育 • 2025-10-15
男性气血两虚导致不育的中医食疗
- 备孕 • 2025-10-15
育儿聚焦
预防宝宝先天畸形的法宝
- 孕期 • 2025-10-14
怀孕了 化妆品快放下
- 孕期 • 2025-10-14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什么都不懂
- 3-6岁 • 2025-10-14
婴儿其实也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 0-1岁 • 2025-10-13
洗澡有讲究 做好了会提高宝宝智力
- 知识 •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