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坏妈妈——谈幼儿理解的两极化

  • 1-3岁
  • 2024-11-16
  • 36.05万
  • 18.57万

玲玲今年4岁,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平时经常有阿姨逗她玩儿,问她:“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玲玲想了一会儿,说:“爸爸好。”“为什么呀?…‘因为妈妈老让我吃青菜,爸爸总给我巧克力吃。”久而久之,这话传到玲玲妈妈耳朵里,玲玲妈妈真是哭笑不得:“这个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平时拿她真是‘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结果就因为让她多吃青菜补充营养,反倒得了个不好的名声,真是……”这是幼儿期儿童思维的又一特点——理解的两极化,即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极端的,或者是绝对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和相对状态。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人只有两种,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而且好人总是多于坏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1)家长和教师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事物两极中间的中间状态。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思维不失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说,给孩子讲皮诺曹的故事。皮诺曹开始的时候总喜欢说谎,我们说他是坏孩子;后来皮诺曹不再说谎了,成了诚实的好孩子。那么皮诺曹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那你是不是好孩子?那你没犯过错吗?爸爸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爸爸也犯过错呀?让孩子对故事人物、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对比,最后让他慢慢明白大部分人既不是绝对的坏人,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对人对事的判断、推理和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2)帮助幼儿逐步去除自我中心。假装游戏和表演游戏都是可利用的形式。假装游戏中,幼儿通常会将一种事物假想为另一种事物。比如,幼儿将枕头假想为宝宝,但是当你喊她吃饭的时候,她会把“宝宝”往地上一扔就跑了。这时候,你就要提醒她了,应该把“宝宝”轻拿轻放。同样,在表演游戏中,要让幼儿经常变换角色,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让扮演医生的明白“病人”的痛苦,让“病人”明白“医生”的辛苦;让“让座的小朋友”明白“老人”乘车的不便,让“老人”明白“让座的小朋友”是多么的热心和善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自然对游戏的质量和逼真程度的要求会很高,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当尽量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当然,必要的说明和讲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 饮食 • 2024-11-16
职场准妈妈六妙招安度孕期

作为上班族的准妈妈们该怎样让工作与孕育和平共处呢,以下6个爱心法宝将能帮你安度孕期—— 1、上下班路...

  • 饮食 • 2024-11-15
准妈妈孕吐是胎儿的自卫反应...

妇女怀孕后,常常会出现呕吐、嗜酸等现象。欧美的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妊...

宝宝用品怎么选
  • 用品 • 2024-11-15
健育网 - 提供最全面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