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身其实对于脏话的性质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脏话,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说脏话,他们只不过认为其他孩子说脏话有意思,因此才会将其当做乐趣,加以效仿。但是,大多数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事实。当听闻孩子口吐脏话时,父母往往只会感到吃惊不小,并做出动手责打状,严厉追问孩子脏话自何处学来、由谁口中说出。另外,父母还会警告孩子“只有坏人才说脏话”,并强迫孩子许下“不再说脏话”的诺言。
平时便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正确的语言习惯
第一,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问候是礼节的基本,也是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习惯。因此,父母应在生活中反复对孩子加以训练,直至孩子在路上偶遇熟人时能够主动说出“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性用语为止。另外,妈妈要在生活中发挥其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品性。
第二,让孩子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地说话。
人们说话的方式不尽相同,既有声震屋宇的高声喊叫,也有得体、沉着、冷静的声调;既有如同冲锋枪发射子弹一般骤急的语速,也有随环境变化、缓急适中的节奏。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何谈吐呢?如果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说会道,妈妈则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引导孩子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地去说话。
第三,妈妈首先要表现得有修养。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尚小,无法理解大人的话语,则大错特错,孩子会在无意中惟妙惟肖地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不应在孩子面前口吐粗俗、下流之语,应时刻注意不要将自己骂人的样子展现在孩子面前,因为无意中在孩子面前诽谤他人或是大声争吵,无异于是想让孩子照葫芦画瓢。
第四,让孩子参照父母合乎公共礼仪规范的言行,养成遵守礼仪规范的习惯。
孩子对于在地铁、食堂、美术馆、演奏厅等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相应公共礼仪知之甚少,他们不清楚在公共场所中大声喧哗会打扰别人。因此,妈妈应在出门前将公共场所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规范,向孩子加以详细说明,并通过不断的交流与体验使孩子了解违背公共秩序及礼节,将会造成何种后果,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妈妈的言传身教使孩子认识到,什么才是值得效仿的公共场所礼节。
第五,向孩子展示待客之道。
一般而言,孩子特别喜欢家中有客来访,因此,家中有客人时,孩子往往113会因为兴奋过度而出现诸多错误,做出平时从未有过的冒失举动。对此,妈妈应预先向孩子说明有客来访之事,使孩子做好迎接客人的心理准备,这其中包括客人的身份、客人会在家里待多久,客人入门时孩子应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等。
另外,父母还应对孩子说明在门铃响起至客人离开这段时间中,他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并亲身示范给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