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玩、没地方玩、没有玩伴,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在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父母干涉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下,连“玩”都成了问题。在刚刚闭幕的“为了孩子”国际论坛上,一份名为《大城市中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报告,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六大城市的8至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围绕饮食、睡眠、休闲、运动等与中小学生健康密切相关的生活习惯进行调研分析。
没有玩伴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玩伴,50%的孩子只能把成年人当伙伴,甚至还有10%以上的孩子选择“最愿意自己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多数城市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城市里常见的单元式居住环境本身就比较封闭,如果再选择自己玩,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和电视。
没有时间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8小时,平均每天在校时间比父母工作时间还要长。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40%的学生还要参加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学习班,周末这个比例则达到60%以上。
没有场所调查还发现,超过一半的孩子把家作为最经常的游戏场所,其中一半被调查者回答缺乏玩的地方。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部的谭玛丽副教授表示,儿童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受害者,以往传统中的儿童生活空间正逐渐被商业建筑、公路汽车吞噬。
此外,对“玩是儿童的权利”、“玩也是学习”这些基本观念,持反对态度的父母竟占22.1%。家长在观念上的误区对儿童健康成长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