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行为引起家长的烦恼,家长该如何采取措施改变恼人的状况呢?专家提出了“解决问题七步法”。在每一步中,家长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第一步:“什么行为需要改变?”
家长必须弄清并确切描述孩子的行为或想法,并观察其发生的频率和特点。记住,描述具体行为,而不是对孩子作出评价。比如,“佳佳不打扫房间”,而不是“佳佳太懒”。然后观察这样的行为什么时候发生或多久发生一次,在什么场合发生最多;这样的行为是否总在某一位家长在场时出现,而与另一位家长在一起则很少发生。当家长仔细计算孩子某个行为的发生频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有些行为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经常。这个过程也使家长了解了这个行为发生的原因,也就容易找到办法去纠正它。
第二步:“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家长必须弄清楚孩子的行为是否真的存在问题。问问自己是不是最近正在为孩子以外的其他事情烦恼,比如,工作上的麻烦、婚姻中的危机、和朋友的纠葛等。有时家长不愿直面自己的问题,反而把恼怒归结在孩子身上。
当家长确定孩子的行为确实需要关注,家长需要问自己:“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过高了?”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问题是家长自己的,而不是孩子的。家长需要自己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
接着家长还需要问:“孩子的问题是不是因为暂时的压力造成的?”孩子遇到转学、搬家、家里发生大事等情况时,会因为心理压力产生一些行为变化。尽管家长需要重视这些行为变化,并帮助孩子度过难关,但不需要把它作为孩子的行为问题来处理。
第三步:“孩子是怎么想的?”
一旦家长确定孩子的行为问题确实存在。家长需要获得孩子对这个行为是怎么想的。如果孩子是个婴儿,家长需要观察、揣摩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大些,家长应该直接询问孩子的看法。有时孩子的回答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6岁的珍珍每天晚上都不肯按时睡觉,总要磨蹭到妈妈发火。妈妈问珍珍怎样才肯睡觉,珍珍说,睡前讲两个故事,再在床上看一会儿书就睡。妈妈接受了珍珍的建议,睡觉的问题解决了。
第四步:“我过于急躁吗?”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问题上,因寻找对策的困难而烦恼,很容易对孩子发急,忽略孩子其他可爱、有趣的举动。因此,家长格外需要花点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活动,保持一种平衡的、积极的、愉快的亲子关系。
第五步:“怎么办?”
家长找出问题的根源后,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孩子的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是设立规则,或强化规则,也可能是鼓励孩子掌握新的技能或学会新的行为。家长常常需要“多”管其下,同时采用几种方法帮助孩子改变行为。
9岁的军军缺少朋友。因为军军喜欢并擅长游泳,他的爸爸,妈妈一方面让他参加了游泳训练班,以提高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经常邀请军军的同学或自己同事、朋友的孩子到家里来玩,以增加他的社会交往经验。
第六步:“这么办效果如何?”
干预措施实行两周后,家长应该再次计算一下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看看有没有减少。如果没有,进入第七步——重新开始。不要灰心,在尝试一种干预措施的过程中,往往问题暴露得更清楚,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可能会跃然于脑海中。
第七步:“别灰心,重新再来。”
记住:改变孩子的行为,耐心和实践缺一不可。试试不行,再试试,总能找到合适的对策。几次成功以后,也许你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专家。
运用“问题解决七步法”时,家长还需要经常提醒自己:
(1)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能解决所有孩子的所有问题。
(2)同样行为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多样的,找到真正原因,才能找到有效对策。
(3)孩子的年纪是家长选择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因素,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区别对待。
(4)每个家长也是独特的。一种对策,某个家长用来得心应手,另一个家长却感到别扭。同样的措施,某个家长采用结果甚好,另一个家长则发现毫无收效。家长需要了解自己对各种策略的反应,找出适合自己家庭氛围的最有效方法。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儿使用各种育儿策略。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因为,无数研究发现,那些在成长的过程中困难最多,长大后烦恼最多的孩子,大多是由容易冲动、自我中心、不遵循规律和法则的家长抚养出来的。育儿理论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为孩子提供如何出于对他人的考虑克制自己冲动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