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孩子的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人格特征等无不与育儿风格密切相关。权威型家庭的孩子往往在智力、社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比其他孩子更胜一筹。
(1)育儿风格与儿童智力发展
大量的研究发现,家长的育儿风格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高分的学生有高度温暖、严格管理、允许孩子心理自主、积极介入学校教育的父母。尽管研究的结果在某些具体程度上不尽相同,但权威型的育儿风格对儿童和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是不用置疑的。许多研究发现父母的育儿风格与青少年演绎推理能力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演绎推理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最高的表现形式。这个能力在孩子的少年期(11~16岁)获得,但这个能力要通过一些因素作为中介,包括认知风格、性别角色认同、学习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等。虽然青少年大多已经获得逻辑思维能力,但有些孩子能够运用他们,稳健地向成熟迈进;有些孩子则还不会在实践中运用它。如果父母的宽严适度的权威型育儿风格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尊重孩子自主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孩子表达观点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学习动机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孩子对学习活动的本身产生兴趣,如,好奇、喜欢挑战、喜欢独立掌握知识和独立进行判断。孩子表现出了解未知事物、掌握知识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孩子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就体验到乐趣和满足感。外部动机是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诱因激发出来的动机,如,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避免批评,为了树立在同学中的威信,为了升学、就业等。内部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是强烈而稳定的,能使孩子终身受益,而外部动机的推动作用只是暂时的。研究发现,权威型父母的育儿风格:支持孩子心理自主、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积极介入学校教育、不苛求孩子学业成就等,对孩子形成内部学习动机有很大促进作用。而专制型育儿风格、放任型育儿风格与孩子无学习动机有一定关系。
(2)育儿风格与自尊、自信
家长的育儿风格与孩子的自尊、自信十分相关。自尊是关于自我的基本态度。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否积极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看法和教养方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设置明确的要求和规则,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同时在必要的限制之外,给孩子留有较大的自由;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鼓励孩子参加家庭重大事情的计划和决策;如果父母与孩子交往时重视孩子的独立要求,以讲道理和劝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发展自己的行为准则,让孩子逐步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如果父母对孩子和蔼宽容,不动辄责骂、呵斥或施以惩罚;如果父母给孩子做出榜样,使孩子对什么是合格的、真正的人能够有感性认识;如果父母与孩子建立平等、亲密、温暖的关系,与孩子良好沟通,把爱、理解、关心和支持传达给孩子,而不是通过溺爱或训斥来表达对孩子的关怀,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有较高的自尊。
自尊的孩子会对自己产生健康的信念,这些信念培养出高度的自信。有了自信,才有能力采取行动。积极的行动反过来又促进自尊。相反低自尊的人往往抑郁、焦虑、不愿意接受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常对自己应付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信。
权威型家长的做法最能促进孩子自信的发展。权威型家长培养的孩子能够积极看待事情的成败,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事情的发展,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结果。而专制型或放任型家长的孩子则更倾向于把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并认为自己能力差,对改变境况无能为力。心理学家发现,最有利于塑造孩子自信的理想家庭往往充满活跃的、积极的、丰富的家庭活动。在安宁、和谐和开明的氛围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活跃的个人活动,有主见的家长既能与独立、自信的孩子平等协商,又能严格要求他们,强化孩子的恰当行为,同时允许公开发表不同意见。
另外,父母双方育儿风格不一致,对孩子的自尊水平也有显著影响。例如,一个孩子的父亲对孩子比较放任溺爱,而母亲则专制严厉。他们对孩子的期望、管束策略、交流方式相互冲突,就会使孩子难以形成准确、积极的自我概念,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3)育儿风格与儿童社会能力
权威型育儿风格对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因为权威型育儿风格比其他风格更鼓励交流,很少使用惩罚,因而给孩子创造了主动表达和与人交往的氛围。孩子把在家与父母积极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经验、信心和能力,推移到更广阔的社会交往环境中,从而能够自如愉快地与同龄伙伴、其他长辈友好相处。
权威型育儿风格还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的养成。权威型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了既和蔼又有权威的形象,他们温和、巧妙但坚定并持之以恒地约束孩子的冲动、引导孩子选择正确行为,使孩子懂得尊重并服从规则,逐渐学会自主地控制自己,达到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同时权威型父母自身的良好修养和行为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典范。
专制型育儿风格对孩子的高度心理控制,以及放任型育儿风格对孩子的缺乏应对或约束,容易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增多。
(4)育儿风格和儿童心理健康
家长育儿风格与孩子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涉及儿童的焦虑、自恋人格障碍、多动症、攻击性行为、抑郁、自杀等。
如果父母的育儿风格是经常批评、对孩子各种行为加以限制,要求前后不一致,或对孩子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上学前的幼儿阶段就可能产生焦虑,随着这些孩子入学,他们越来越害怕失败,害怕父母生气、害怕被老师不喜欢、害怕受到惩罚等等,可能产生高度的学校恐惧、考试焦虑等心理障碍。
自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自我夸大、个人完美的幻想、特殊感、要求过多的赞美、妒忌、缺乏同情心、傲慢自大等。自恋人格障碍的起源与不恰当的育儿风格有关。一个人的成熟需要适当的挫折,父母应对孩子有足够的要求,但不能要求过高、过度控制,同样也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不作约束。而放任型家长不给孩子挫折,专制型家长给太多的挫折,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自恋倾向。权威型家长为孩子设立适当的纪律,让孩子经受适当的挫折,他们的孩子相比之下,更为成熟,很少自恋。
在育儿风格与儿童吸毒的关系上,有研究发现,对孩子的不接受,同时又施以过多控制的育儿风格——专制型育儿风格与青少年吸毒正相关。在防止青少年抑郁或吸毒问题上研究者发现,权威型家长的做法最好,放任型家长的做法最差,专制型家长的做法居中。同时,父母忽略、不关心或拒绝自己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小海是一所重点大学的高才生,却做了一件令人愤慨却又匪夷所思的事:将硫酸泼在动物园的猩猩身上。在对这个事件的进一步调查中,人们了解到小海行为的根源之一是一种不成熟者的心理宣泄。而小海的不成熟和他内心压抑不住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成长经历,源于他被教育的方式。小海的父母离异,多年来一直是母亲独自抚养他。要强的母亲一门心思地培养儿子,为孩子铺设成才道路。这个聪敏的孩子果然不负期望,学习优秀,乖巧懂事,从不违背母亲的意愿。在考大学填志愿时,他也在母亲的要求下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专业,接受了母亲的选择。可是,小海的心里始终处于压抑的状态,直到无法承载多年郁积的内心压力时,他开始宣泄。同时,这么多年来,在母亲无微不至的教导和约束下没有犯过什么错的小海,就像没有真正自己走过路一样,缺少在磨练中成熟的机会,因此他选择了一个幼稚的举动来解决问题。
专制型的育儿方式,尤其是心理上对孩子的专断的控制,即便是出自爱心,也是对孩子的成长与成熟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