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产前照护模式」建议在怀孕11〜13周就应进行完整的产检,徐振杰医师说明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三项重点:
1.子痫前症与胎儿生长不良风险评估
子痫前症是造成孕妇与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可不小心提防!所谓子痫前症是指怀孕时期,孕妇同时有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另外可能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尿少、胎儿过轻、胎盘早期剥离等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大多发生在怀孕20周之后,且不是只有原本就有高血压的孕妇才会发生。倘若严重到发生全身痉挛抽搐、甚至意识昏迷,则已进展到「子痫症」了,有致命的风险!
假如等到怀孕中后期出现子痫前症的症状才来处理,就太晚了!如今在第一孕期就可以先筛检出子痫前症的高危险群,方法是配合病史询问、子宫动脉血流检查,以及抽血检查胎盘生长激素(PlacentaGrowthFactor;PlGF)、怀孕相关蛋白质A(PAPP-A)生化值检查,即可筛检出95%发生于34周之前的早期子痫前症!
这些原本是最可能造成并发症的一群,透过子痫前症风险评估,配合定期超音波血流量测、胎心音监视器追踪、完整的卫教与药物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胎盘的血流,及减少80%并发症的产生,近两年的医学文献已经再再地证明这样的筛检模式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
2012年美国子痫前症专家HowardCuckle认为,如果把治疗提早至12〜16周,可以减少80%以上早发型子痫前症及子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机率。
另外前述的英国Nicolaides教授,也在2013年WhiteJournal(UOG,IF:3.007)中发表了最新的统合分析(Meta-Analysis),整合了过去10年42篇报告共计27,222位孕妇,证实了将子痫前症的治疗提早到16周之前,服用低剂量的阿斯匹林(Aspirin),能够减少82%以上早发型子痫前症的发生,以及减少约60%的胎儿死亡机会,两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2.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检&胎儿结构异常筛检
在怀孕第11至13(+6)周,透过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检,测量胎儿头臀径(CRL)、颈部透明带厚度(NT),采检母血血清游离乙型人类绒毛性腺激素(freeβ-hCG)、怀孕相关蛋白质A(PAPP-A),综合计算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值,胎儿异常的筛检率可达82〜87%!若加上软指标的检查,包括胎儿鼻骨(NasalBone)、三尖瓣有无逆流(Tricuspidregurgitation)、静脉导管有无逆流(DVregurgitation)等,筛检率更可达90%以上!
胎儿颈部透明带增厚除了是染色体异常的指标,也与胎儿心脏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先天性感染有关,可说是早期的胎儿高层次超音波。
此外,绝大部分的胎儿重大异常,在11至13(+6)周的超音波扫描就可以筛检出来;但有些异常会延迟到第二、甚至第三孕期才会发生,例如一些大脑异常、小头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症、肺部病变等。所以若孕妇在第一孕期风险评估属于低风险群,仍建议于怀孕第20〜24周进行高层次超音波检查。
3.早产风险评估
「千金难买早知道」!特别是对早产而言,如果可以及早掌握状况而能预防,就有机会避免宝宝未足月即提早来到人世。早产的发生看似突然,事实上却有迹可循,在适当时机掌握蛛丝马迹,将可有效预防早产的发生。约有2%的早产会在34周之前发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与不良预后最主要的原因,透过早产风险评估,可筛检出早产的高风险族群,接受追踪与长效型黄体素治疗,甚至接受子宫颈缝合手术,可有效减少早产的发生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