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的病因,以往临床医学偏向于生物医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心身医学的研究进展,国内外临床医学界重视该病心身相关的心身医学特征,采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一整体医学方法”,来研究探索其病因病机,并提出心身相结合的全面防治观点。癌症是否属于心身疾病,尚有争议,但是“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是促癌剂”的观点,得到医学界的赞同。
现代较为公认的看法,癌症是由于机体遗传基因程序错误和免疫功能削弱所致。Pierce认为,肿瘤是正常组织反常分化,细胞基本正负反馈自稳调节机制不良与机体免疫机能削弱密切相关。而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源,通过中介机制削弱免疫功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多数癌症病人有一定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又是心身医学的另一重要依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专家通过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调查显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起病前,心理负荷很重,人格因素中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率高达70%。不少文献指出,癌症病人的共同人格特征是:习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善于忍受,多思多虑,内向,容易焦虑、紧张、烦恼、易怒,常有忧郁情绪,往往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情绪久久难以平静,社会适应性差,心理不稳定。
多项研究证明,抑郁症病人血浆中的前列腺素E1、E2升高,前列腺素E1与E2对免疫系统有负性调节作用,它们可能通过下丘脑一脑垂体一肾上腺(HPA)轴来对免疫进行调节。抑郁分数高的人,免疫功能下降。实验证明,心因性应激的病人自身和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均明显降低。持续的消极情绪和C型性格者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免疫与内分泌的改变,使得机体对恶性肿瘤的监督、消灭作角降低。
人体发生癌症是多种因素发生了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还可能有人们迄今尚不完全明了的某种病因在起作用。把癌症发生的原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似可执简驭繁。内因指人体自身的内环境,外因泛指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摇篮——自然环境。内因中:家庭遗传、神经精神状态、机体体质状况、已有的慢性疾病、营养合理与否、年龄、婚姻、生育、个人癖好、民族风俗以及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外因中: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可谓癌症病因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化学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的日益工业化,各种合成化学物质,正以农药、医药、化妆品、清洁剂、食品添加剂、日用品等各种形式,像潮水般涌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因素中的电离辐射、阳光的过度曝晒、过冷、过热、机械刺激、粉尘、烟雾,生物界的禽羽绒毛、细菌、病毒、寄生虫……真可谓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