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等。贫血的发生是隐伏的。该病多发于妇女和儿童,患儿皮肤黏膜会逐渐苍白,以口唇、指(趾)甲床及口腔黏膜苍白最为明显,体力差、易疲乏、免疫功能低下,不活泼、不爱动,食欲减退,精神委靡,生长发育迟缓或出现行为异常,即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有时会出现“异食癖”。
病因
体内铁储存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贫血。贫血是缺铁的晚期阶段。
辅助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
1多吃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蛋黄、黄豆,以及芝麻、海带、紫菜、发菜、香菇等黑色食物。也可用铁强化酱油烹调食物,并用铁制炊具烹调食物。
2饮食多样、不偏食。食物中的血红素铁较非血红素铁更易被吸收,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血和脏腑;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胃酸、维生素C及蛋白质中的胺类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鞣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吸收影响较大。
3多吃含叶酸较多的食物。叶酸在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经发酵的食品)、蘑菇及动物的肝、肾中含量较高。应注意食物加热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减少叶酸的损失。
4多吃含维生素B12较多的食物。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肾脏及瘦肉中。
5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尤为重要,应多吃肉类、奶类、蛋类、豆类。
6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患者可选用水炖阿胶、参归炖鸡,脾胃虚弱的患者可选用红枣山药糯米粥。
7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易患缺铁性贫血,妇女在妊娠及哺乳期最好能补充铁剂,孕妇每日必须吸收1~3毫克铁,食物中应每日供给20—48毫克。鼓励孕母多食富含铁的食物,每餐应有鱼、肉、肝、血等动物性食物,饭后可多吃水果或加服100~200毫克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5~6个月可添加铁强化谷物以补充铁,或喂食菜泥、蛋黄、鱼泥等,7~8个月可开始喂肝泥、肉末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饭后可多吃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健康细节
A日常饮食注意补铁
以饮食补铁为主要预防手段。平时多吃动物内脏、瘦肉、猪肝、紫菜、木耳、豆类等。每周至少应安排1~2次动物肝脏类的食物,以保证铁元素供应,多吃红枣、桃、葡萄、龙眼等水果。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饮茶,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使铁的吸收减少。少饮酒,长期饮酒者约有50%存在贫血症状。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铁,但有些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如菠菜虽含铁,但是其中的草酸易与铁结合,使铁不易被吸收。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推荐食谱
茼蒿炒肉丝
材料
茼蓠250克、猪瘦肉100克。
调料
葱花、姜丝、花椒粉、料酒、酱油、水淀粉、盐、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苘蒿择洗干净,切成段;猪瘦肉洗净,切成丝,加料酒、酱油和水淀粉抓匀,腌渍15分钟。
2.锅内倒植物油烧至七成热,加葱花、姜丝和花椒粉炒香,放入猪瘦肉丝滑熟。
3.倒入苘蒿段炒熟,用盐和鸡精调味,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猪肝炒洋葱
材料
洋葱100克、鲜猪肝200克。
调料
葱花、花椒粉、盐、鸡精、料酒、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猪肝去筋膜,洗净,切片,用料酒和水淀粉腌渍15分钟;洋葱去老皮,去蒂,洗净,切丝。
2.锅内倒植物油烧至七成热,加葱花、花椒粉炒香,放入猪肝片滑熟。
3.放入切好的洋葱丝炒熟,用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板栗烧羊肉
材料
羊肉200克,红枣、板栗各100克。
调料
白糖、番茄酱、醋、鲜汤、淀粉、盐、香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后,捞出沥水。
2.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植物油烧热,然后将羊肉块裹上淀粉投入油中炸熟,捞出沥油。
3.红枣、板栗均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捞出,红枣去核,板栗去壳、衣膜,备用。
4.锅留底油烧热,放入羊肉块、红枣、板栗、白糖、番茄酱、醋及鲜汤烧至入味,调入盐,淋入香油,出锅盛盘即可。
紫菜炒鸡蛋
材料
干紫菜30克、鸡蛋2个。
调料
葱花、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紫菜用水泡发,洗净,撕开成丝,沥水。
2.鸡蛋磕入碗中搅散,加盐搅匀。
3.将炒锅置大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倒入鸡蛋液,炒成小块时,加紫菜丝炒匀,加葱花、盐调味即可。